教学设计方案

时间:2024-07-07 18:29:13
【精华】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锦六篇

【精华】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锦六篇

为了确定工作或事情顺利开展,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,方案是从目的、要求、方式、方法、进度等都部署具体、周密,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。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?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6篇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

教学设计方案 篇1

【教学目标】

1、认识移、谋等10个生字。会写斤、折等8个字。

2、正确、流利地朗读课文,进一步感受谚语的美。

3、有主动积累谚语的愿望。

【教学重点】

识字写字,朗读课文。

【教学难点】

对谚语的理解。

【教学用具】

生字卡片、筷子。

【教学课时】

2课时。

【教学过程】

第一课时

一、引入

小朋友,你们喜欢做实验吗?现在,我请一个小朋友到讲台上折一根筷子,其他小朋友观察,筷子怎么了?(筷子轻轻就被折断了)

请这个小朋友折一把筷子,其他小朋友观察,筷子有什么变化?(他使劲折筷子,筷子没有折断。)

从这个实验,你懂得了什么?(一根筷子易折断,一把筷子难折断。团结力量大。)小朋友很能干,不仅说出了一条谚语,还说出了它蕴涵的意思。这条谚语也正是识字5中的内容。想学习更多的谚语吗?让我们一块走进(生齐读课题《识字5》)。

二、初读课文,认识生字

1、借助拼音,把课文读通顺,注意字音准确。遇到难读的字和不认识的字可问老师或同学。

2、出示有音节的生词卡,请小老师教读,认为难读的字或易错的字要提醒同学并再教读一次。

如:谋不要读成 měng;柴、折、绳是翘舌音,不要读成平舌音;搓是平舌音,不要读成翘舌音;斤是前鼻韵,不要读成后鼻韵。

3、齐读生词。

4、出示无音节的生字卡,自己小声读。同桌互读。

5、开火车读,对易错的字音相机纠正。

6、抽读生字。

7、说说你记住了哪些字?怎么记的?

如:采用加一加:禾──多──移、此──木──柴等。

三、读课文,了解谚语意思

1、自己自由读课文。要求:字音准确,读得流利。

2、抽5个学生读文,生评议。相机纠正读音。

3、齐读文。要求:声音洪亮,字音准确,读得整齐、注意停顿。

4、小声读文,说说共有几条谚语?你最喜欢哪条?

5、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理解你喜欢的那条谚语的意思:

(喜欢的方式包括:画画、表演、实验、叙述等。)

如:一花独放不是春,百花齐放春满园就可采用画画的方式来表达其意思。

人心齐,泰山移可采用叙述的方式等。

6、在全班交流谚语意思。生评议谁理解得最准确、最形象。

7、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来。如:

计谋──主意、方法

8、在理解的基础上,教师指导朗读,注意每条谚语中词语之间的停顿。

9、分组、分男女生读课文,做到熟读成诵。

四、课后实践

鼓励学生收集谚语,学完本课后在班级进行交流,比一比,看谁找得多,看谁记得牢。

第二课时

一、复习检查

播放音乐《众人划桨开大船》。

让生说说听了这首歌后能联想到文中的哪几句谚语,逐一把它说出来。

二、书写生字

1、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。注意斤、根是前鼻韵。

2、开火车认读。

3、说说你记住了哪些字,怎么记的?相机区别形近字。

如:斤──近──-折 挑──桃 根──跟──很

独──虫 容──谷 易──意

4、生字扩词练习。

5、请大家仔细观察这8个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,你认为哪个字难写或容易出错?

如:挑的第五画是点,第六画是提,第八画是撇,第九画是点。

独是反犬旁,第三画是撇,不是提。第八画是提。

满是左右结构,不是上下结构。

本课的折、挑、根、独、满都是左右结构,写得左窄右宽。

6、教师范写易字,学生评价。

7、学生在书上先描红,后临写。教师巡视指导。

8、把书写较好的进行展示、评价。

9、在本子上练习书写,并组一个词语。

三、巩固练习

1、朗读谚语。

2、背诵自己喜欢的谚语。

3、完成看看写写。

4、思考:

学了这一课,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?

教学设计方案 篇2

一、“钓鱼”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

教学内容: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。

教材与学情分析:《钓鱼》一文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,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组中的一篇课文,属精读课文。

这篇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了34年前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天夜晚,“我”和父亲去钓鱼。“我”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大鲈鱼,父亲让“我”把鲈鱼放回湖里。这件事给了“我”终生的启示,让“我”懂得了在各种诱惑面前,要有抵制的勇气和力量。

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。学习本文,应抓住学生这一能力,让学生运用已有的阅读能力,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,抓住主要内容,同时,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课文蕴含着的深刻的做人道理,从中得到启迪,完成本课的学习目标。

设计理念:力求体现新课程标准提倡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理念。把学习过程之中的感悟、发现、探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,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、提出问题、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过程。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,实现学生、教师、文本之间的对话

3 钓 鱼

第二课时

教学目标:

1、理解“我”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,明白父亲让“我”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真正目的,联系实际,受到“要遵守规章制度、诚实守信”的道德教育。

2、通过对“我”和“父亲”言行的朗读感悟,体会“我”和“父亲”的心理活动,尤其要体会“我”的心理变化的过程。

3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
4、培养学生朗读感悟能力、合作精神。

教学重点、难点:

1、体会“我”所获得的启示的意思。

2、理解“与那条鲈玉鱼相似的诱惑人的‘鱼’”指的是什么。 教学过程:

一、复习导入。

1、通过上节课的讨论,我们知道了钓鱼是一件有趣的活动,但想要钓到鱼也是不容易的,需要耐心、技巧、机遇等等。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一课。

……此处隐藏2680个字……理信息是构建课内外联系的重要纽带,这一课与我们生活紧紧相连,在课前,我要求学生们搜集有关资料,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,同时从心理上做好学习的准备。

教学方法:

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

教具:

多媒体课件

教学过程:

一、创设情境激情导入

同学们,你们也许没有去过小兴安岭吧,那里的景色可美啦!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走进小兴安岭,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瑰丽。

二、提供信息点拔启发

1、根据学生预习情况,提问: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描写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?你是从哪里知道的?

2、学生有选择地读自己喜欢的部分。

3、提问:你最喜欢那个季节的小兴安岭,为什么?

三、学生研究合作交流

1、小组讨论共同合作学习。(每个小组讨论后填写研究报告单)

2、学生汇报结果,指导学生朗读体会作者的喜悦之情。

3、通过同学们的讨论,你又喜欢上哪个季节的小兴安岭了?

4、学习了2一5自然段,你认识中的小兴安岭是什么样的?

5、讨论: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花园,又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呢?

6、师主共同讨论研究,并一起完成板书。

四、反思小结

通过学习这篇课文,你们学会了什么?

五、研究性作业

假设你有机会成为小兴安岭这幅美景中的一员,你希望你会是什么?(学生自由回答)

同学们都能将自己当成大自然中的一棵草、一滴水、一个小生命,那么热爱我们生活的环境,珍惜我们生存的空间。

六、板书

9、美丽的小兴安岭

夏 根据学生的情况随机出示

课后点评

授课者本着以学为本、为学服务的思想,竭诚为学生提供热情而合适的服务,为学生创设了自主、合作、宽松的学习氛围。学生通过相互启发、相互借鉴、相互帮助在研究学习中取得了成功。

教学设计方案 篇6

一、教学目标:

(一)过程与方法:

1.做一个用太阳的影子表示时间的钟表。

2.从多角度认识太阳钟和古代计时工具的原理。

(二)科学知识:

1.了解太阳钟的计时原理。

2.认识古代计时工具——日晷及其他计时工具。

(三)情感、态度与价值观:

1.意识到可以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和社会的发展服务。

2.体会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进步的。

二、教学重点、难点:知道太阳钟的计时原理

三、教学准备:有关日晷和其他计时工具的图片、电筒、日晷模型、制作日晷材料

四、教学过程:

(一)、教学铺垫:

师:“哪位同学能告诉我现在几点了?”,让学生说出时间,“你们是通过什么知道现在的时间?”(手表;上课的时间表)“那么在古代,还没有手表的时候,人们又是怎样判断时间的变化呢?”(学生自由回答)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,同时板书:太阳钟

(二)、探究新知:

1、了解有关日晷的知识:

( 1 )古代有时钟吗?他们怎么知道时间?

( 2 )学生谈谈自己了解的知识;

( 3 )讲述:同学们的课外知识真丰富呀。确实,在很久以前,人们就注意到太阳的运动和投影的变化是有规律的,人们就根据这个规律推算时间,并制作了计时工具——日晷。

( 4 )看书,认识各种日晷;

( 5 )讨论:日晷为什么能反映时间?

( 6 )碟片介绍:日晷;

2 、制作简易太阳钟:

( 1 )谈话:古代的劳动人民,通过自己的长期观察制作了各种形状的日晷,你们想做一个属于自己的日晷吗?

( 2 )看书、讨论本小组的制作方案。

( 3 )动手制作;

( 4 )展示、评比。

3 、玩手掌日晷:

( 1 )讲述:在古代除了借助物品制作日晷外,埃及人还发现可以借助手掌做日晷。

( 2 )看书,了解具体情况;

( 3 )教师讲解、演示;

( 4 )室外活动:玩手掌日晷;

(三)、归纳本课教学知识

1.无论是古代的计时器还是日晷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?

2.学生汇报。

3.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?

4.学生汇报。

5.教师小结。

(四)、布置作业:

请同学们根据这节课学到的知识,做一个“太阳钟”或者“计时器”,下节课带到课堂上共同研究。

课题: 太阳钟

【教学目标】

科学概念:知道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度会慢慢的变化,日晷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计时器。

过程与方法:观察太阳光影在一定时间内长短和方向的变化;讨论太阳光影是怎么用来记录一天的时间的;学习使用简易日晷计时。

情感、态度、价值观:感受古人探索时间的过程,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探究意识。

【教学重点】

理解太阳钟计时的原理。

【教学难点】

制作使用太阳钟计时。

【教学准备】

关于日晷计时的资料、立竿、制作太阳钟的套材(小组)。

【教学过程】

一、引入。

1、如今,我们只需要看一看钟表就能知道现在几点了。可过去的人们并没有我们今天使用的钟表,在时钟发明之前,古人是用什么来计量时间的呢?(学生充分交流)

2、揭题:太阳钟。(板书课题)

二、用太阳来计时。

1、关于古人利用太阳计时的资料交流。

如:一天是怎么确定的?(古人用太阳来计时,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,昼夜交替就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——天。)

如:古时候一天分为几小时?是怎样划分的?阅读课本P52资料

等等。

三、用光影来计时。

1、师:古代的人还常常用光影来计时。他们是怎样做的呢?

2、引导思考:在太阳下,将一根木棒竖直地插在地上,地面上会有一个木棒的影子。随着时间的变化,影子的方向、长短会花生变化吗?

3、组织观察活动。(课前老师画一次影子,课中和学生再去画一次,使用太阳钟时还可以画一次。)

4、如有录象片段,可适当代替上面的观察光影的活动。

5、讨论:古人是怎么利用太阳的光影来计时的?

6、出示日晷及日晷面图,解释怎样计时。

7、师结合日晷面介绍“时辰”资料。

8、师提供太阳钟套材,小组合作组装。

9、师介绍使用方法,学生尝试计时。

四、延伸。

1、为什么古人选用太阳来记录一天时间的流逝呢?

2、太阳钟在实际使用中会有哪些弊端?

《【精华】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锦六篇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